第(3/3)页 汉语是全世界最为困难的语言,而外语其实很容易学习,但是人们接触的时间太晚,机会不多,所以无法建立起一个全面的语言学习环境。 像是孩子们刚出生后,就在母语每时每刻渗透大量输入中形成,基本上三四岁的孩子就能说得很溜。 柯美虞相信,只要外语应用广,就由不得人们不重视了! 她眸子一转,在项目一中,写上外语老师的铺设,要从育红班开始,一直到大学,而且外语老师的要求很高,除了育红班需要高中生外,小学、初中都需要大专和本科生,高中则要有研究生学历,大学更是得博士! 项目二,全国各地都经历过无数次的扫盲班,那可是听从号召的时候立马就能组织起来,一旦松懈又落地成沙。 这时候外语也可以办个扫盲班,不需要别人教授什么,就组织每周听两次喇叭,学点基础,耳濡目染中,也能有点提升。 更重要的是,她能通过喇叭传达组织对外语的重视,畅想下外语科目的发展前景,以及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专业。 这些问题一溜摆开,相信大家伙儿哪怕自己学不好,也会督促着下一辈的! 项目三,拓宽人们接触外语的机会,比如电视、电台、报刊、书籍等。 柯美虞还是坚信,没有学不会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。 外语若是以生动风趣的方式展现,相信大家伙还是乐意给面子听一耳朵的。 项目内容看似简单,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很有难度。 综上来说,柯美虞直接将自己在大学时,开办外语角的音频资料一起递交上去。 这份资料可带动了学校一批人的外语成绩飞速提升。 省城理工大学的学生们,得益于优异的外语成绩,和漂亮的口语,被好多学校的外语学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。 当年她还投稿京都报社,也刊登过呢。 没到一周时间,柯美虞就将项目策划交了上去。 赵导师没让她离开,当即放下手头上的工作,认真看起来。 “项目一是个长期的,组织没有这么大的财力、人力来铺设。不过组织也是表明,外语老师会一级一级往下铺设的。” “组织扫盲班的形式,挺不错的,将外语学习和汉语等同起来,调动全民学习积极性。不过这也得需要配备高质量的电台内容。” “同志们本就没怎么接触过外语,中规中矩的教学,不太适合。” “项目三很稀疏平常,还是那句话,得精准的作品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和学习。” 他一边看着一边点评,当拿到外语角的资料时,动作一顿,逮着第一期来回看了好几遍,才神色肃穆地问道:“这些都是你亲自书写和录制的?” 柯美虞点点头,“老师,这不是很明显的吗?每个人的口语表述习惯和腔调都不一样的,是许多年的沉淀。这不像是相声中简单的模仿,这么一长篇内容,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完美复刻。” 赵导师说了句等等,站起来转身翻看书柜里的资料,扒拉了好一会儿,从一沓报纸中寻出两年前的一份来。 “你看看这个,是你发表的?我看这署名应该是个人名吧,不像是笔名。” 柯美虞一愣,当即接过来扫了一遍。 文章内容跟自己写的却是分毫不差,但是在署名的时候,却是余梦妮! 她想起来了,当初有一批来自京都考察团的同志去学校里参观访问,临走的时候挑选了一批优秀学生。 余梦妮就在其中,听说去的是京都报社,而她将外语角资料投递的报社,也是这一家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